AI的下一张“肖像画”: 能看,能决策,无处不在

2018-01-19 16:49:12
来源:成都高新  评论:0
导语:2017年,被称之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人工智能从未距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2018年,人工智能还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出怎样的“超能力”,还会“进化”出哪些令人惊讶的可能性?连日来,成都高新区多位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猜想”了其眼中与企业发展切身相关的“人工智能2018”。
  “人类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用了十几万地球年时间;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用了几千地球年;而由工业时代到原子时代,只用了二百地球年;之后,仅用了几十个地球年,他们就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个文明,具有可怕的加速进化能力!”——《三体》

  毫无疑问,在现实世界中,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预期。1956年,人工智能被首次提出时,它还只是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等一批年轻科学家脑海中的一个概念。而2017年“阿尔法狗”连续将人类围棋高手“杀得片甲不留”,人们才蓦然惊觉人工智能成长之速,有点始料未及的“惊心动魄”之感。

  2017年,被称之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人工智能从未距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2018年,人工智能还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出怎样的“超能力”,还会“进化”出哪些令人惊讶的可能性?连日来,成都高新区多位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猜想”了其眼中与企业发展切身相关的“人工智能2018”。

   ? | AI之“耳”:下一步,从“听懂”到决断

  “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这是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将具备什么样的“超能力”?“计算机之父”图灵的思考诠释了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

  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首先需要让机器听懂人类语言,甚至听出“弦外之音”。这在10年前可能还是“科幻”,如今答案近在眼前。“科幻和科学之间是双向交易。科幻提出一些科学可以容纳的想法,而科学有时发现比任何科幻都离奇的概念。”事实证明了霍金的这一观点。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小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多科技”),研发出了一款基于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在线智能客服机器人“晓多”。在2017年“双11”期间,“晓多”仅一天便自动接待了440万个消费者。“440万个消费者,相当于2万多个人工客服的工作量,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小多科技创始人江岭说。

  从全球同领域发展速度来看,在语义理解的准确率上,智能客服机器人从传统技术的50%左右,提升到了95%以上。江岭将这一成果归功于深度学习的发展,“深度学习使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步神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关键词匹配。”基于这一技术,在过去的一年,“晓多”等客服机器人被大量应用于电商、运营商、O2O、政务、物流、金融等行业。

  如今的“晓多”能“听”懂人类的哪些复杂语言?江岭举例说,“‘一个银行卡能绑定几个账号’‘一个账号可绑定几张银行卡’,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使用关键词匹配的客服机器人无法识别出问题的不同,‘晓多’却可以听明白。”

  让智能客服机器人实现拟人化的交流,在江岭看来,还远远不足以诠释人工智能。“人类解决问题的步骤是认知-决策-行动。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的下一步发展,就是决策自动化,即从现在的‘听懂语言’到‘做出判断’。”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未来,人工智能从对话中发现顾客对产品不满,并根据顾客不满程度,决定赠送优惠券或小礼物以表达歉意,“这样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将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江岭认为,现有的人工智能产品还是认知引擎,未来一定会朝着决策引擎前进,“我相信,智能客服所做的决策可能比人类的决策还要好。”

  ? | AI之“脑”:未来数年,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2017年,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简化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比如,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语音转文字”应用;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拍摄光线自动调节的应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支持下,购物平台推出的“猜你喜欢”应用……

  “过去几十年里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技术、认知科学、脑科学等技术的进步,都是现在所展示出来的人工智能的基石。今天我们所能看见的成果,是量变引发质变的结果。”大象分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象分形”)首席科学家、CEO尹愚没有使用“技术”去描述人工智能,而是将其比喻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智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这样的高度看待人工智能,尹愚认为,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进步,就类似于“无形”智慧的不断增长,将引导人工智能不断突破机器和科技的界限,“从无形到无界”。

  目前,大象分形已成功研发出“肺部癌症人工智能识别”项目,尹愚认为,这只是人工智能体现其智慧潜力的第一步。在他的未来构想中,基于大量图像数据、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技术而研发出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就像是一个不断在升级的“大脑”,“输入不同的信息,让它不断循环学习,逐步具有不同的能力。比如,从肺部癌症识别发展到乳腺癌识别、胃癌识别等,再或者从医学领域跨界到移动付费、公安系统等。”

  尽管人工智能距离人类如此之近,但对于包括尹愚在内的诸多科学家而言,现阶段仍然只是触摸到了人工智能的边缘,“人工智能非常复杂。科学家们上下求索几十年,目前只是在某些基础层面上有了些许发现。”但尹愚推测,“未来三五年,人工智能算法极可能开始广泛运用于各行业各领域,实现‘无处不在’的突破。”

  ? | AI之“芯”:3年内,嵌入式AI将迎“爆发”

  天下武林,各有流派,各有绝学,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也如此。和看不见、摸不准的学习算法不同,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刘洋博士及其团队,所侧重的是人工智能硬件芯片。

  “这颗芯片具有‘在线学习’能力,就跟人脑类似。”采访中,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刘洋博士用镊子夹起一颗3mm×3mm的芯片。这颗历经3年研发、名为“创智”的芯片,如米粒大小,上面却内置多个核心,每个核心可实现3层神经网络,每层神经网络均可复用,因而芯片具有联想记忆能力等类似人脑的功能。“如果将这颗芯片植入系统后,系统将具有‘在线学习’的能力。”刘洋认为,人工智能芯片(也称嵌入式AI)的应用,将把人工智能带上一个新台阶。

  西纬科技COO许汝贵归类了人工智能三大要素——数据、处理能力、模型。“就人工智能模型而言,无非是布于云端或者设备端,可以分别称之为云端AI和嵌入式AI。”纵观过去两年的技术浪潮,许汝贵看好5G的到来,认为后者将促使云端AI迎来一个全新的爆发,而这个爆发最早将在2018年初步显现,“在刚刚结束的CES展上,我们看到众多硬件厂家、互联网巨头已经推出了众多集成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设备端。”他说,尽管所展示出的产品功能还不够完善,但却足以让业内看到风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嵌入式AI将在未来3年出现一个爆发式增长。”

   ? | AI之“眼”:识别图像,机器即将“看懂”世界

  图像识别技术,相当于人工智能的“眼睛”。它有“鹰眼”之利,可24小时在茫茫人海里监测目标,如今,这双“鹰眼”已在追逃和反恐领域部分应用;它还有“慧眼”之能,通过红外人脸识别,便可知悉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在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中,AI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的展示,使得正当红的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技术领域上收获关注无数。

  在成都高新区,西纬科技在6年前便致力于计算摄影、机器视觉、人脸识别、虚拟技术(VR/AR)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目前,该企业的业务主要聚焦于智能终端图像处理、辅助驾驶、智能制造3个领域。“在涉及人工智能的公司里,我国超过70%的公司主攻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这两个分类。可以说,我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可比肩甚至超过美国。”

  西纬科技CEO谢边谈到了公司过去数年所关注的辅助驾驶领域的成果,“2015到2017年间,主要工作集中在基础技术积累。目前,我们正在打造360度全景可视系统和车内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并研发出了车内手势识别、人脸监控、疲劳监控、情绪监控、单目全景泊车、多目鸟瞰视角等产品。”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谢边如是说:“给机器搭载图像识别技术后,冷冰冰的机器也可以‘看懂’世界。”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bet365官网地址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bet365官网地址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